南昌航空大学怎么样
南昌航空大学位于有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美誉的英雄城市南昌,是一所省部共建,工、理、文、管、经、法、教等诸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原隶属于航空航天部六所高等院校之一,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和教育部卓越计划的入选高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资格。
南昌航空大学创建于1952 年,是全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85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1990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同时也是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预测单位。1999年开始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11年成为具备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资质院校之一。
截至2013年5月,学校拥有前湖校区和上海路校区2个校区,占地面积30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近100万平方米。设有21个学院,58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2.2万余人。拥有教学、科研设备31000多台套,仪器设备总值约2.97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190多万册,电子图书总量3万GB,中外文期刊2100余种,建立了国内外电子文献资料数据库32个。体育活动场地面积达12.4万平方米。
南昌航空大学怎么样——师资力量
截至2013年5月,学校共有教职工2000余人,专任教师1300余人,其中教授180多人、副教授400多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5%;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70多人、硕士学位的教师760多人,约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6%;博士生导师19人,硕士生导师440人;有双职双聘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30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全国模范教师暨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1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人;江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学术骨干1人,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人,省(部)级学科带头人51人,省(部)级中青年骨干教师80人,江西省文化艺术学科带头人2人;“井冈学者特聘教授”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次人选32人,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17人,江西省教学名师18人,江西省“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1人。
南昌航空大学怎么样——学科建设
截至2013年5月,学校拥有2个江西省高水平重点学科,6个江西省一级重点学科和国防基础学科,22个二级重点学科。具有1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覆盖了6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并具有14个工程硕士领域和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湖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生。学校被列为江西省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预测单位,拥有“江西省测试技术与控制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 省级重中之重学科
航空宇航制造工程
· 江西省高水平重点学科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
· 江西省“十二五”一级重点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马克思主义理论
· 博士点预测单位授权学科、建设点、支撑学科
环境工程、航空宇航制造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光学工程等
· 联合培养博士生学科
材料加工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光学工程(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昌大学等联合)等
· 硕士点建设
一级学科硕士点:材料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
工程硕士领域:机械工程、材料工程、光学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环境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软件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航空工程、航天工程、仪器仪表工程
· 江西省高校“十二五”示范性硕士点
环境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南昌航空大学怎么样——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13年11月,学校拥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飞行器动力工程[46] ),8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应用化学、新闻学);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并在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方面均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获批6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3个江西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3个校企联合申报的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学校与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
南昌航空大学怎么样——教学成果
学校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湖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生。学校连续四次荣获“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单位”。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获国家级竞赛奖354项,省部级竞赛奖1139项。在全国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名列高校第54名,并进入“挑战杯”发起单位。建立了学生创新创业基地,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0项,省级创新创业基地建设项目1项。
南昌航空大学怎么样——科研成就
2006年至2010年,学校共获得各类科研经费近2亿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6项、国家社科基金6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3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1项、国防基础科研项目4项,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项,承担子项目7项、“973”计划子项1项、“863”计划子项1项,各类省部级项目630余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51项 。
2009年至2013年5月,学校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参与),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78项、国家社科基金15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4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教育部人文一般项目、教育科技项目和优秀人才项目等40余项,承担和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项目、“973”、“863”计划子项等20余项,各类省部级项目600余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64项。罗胜联教授荣获2012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实现了江西省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100余篇,其中SCI、EI、ISTP检索1300余篇,CSSCI检索290余篇;获国家专利授权445件;出版论著、教材220余部。另外学生获得授权专利115项,发表论文622篇 。
2013年全年新增科研项目393项,科研到账经费6464.5万元,其中国家基金项目54项;出版学术著作8部;专利授权122件,其中发明专利61件;发表学术论文574篇,其中SCI87篇,EI178篇,CSSCI18篇;获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高校科技成果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省第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1项。
南昌航空大学怎么样——校园文化学校标志
校歌
《南昌航空大学校歌》歌词
我们在汉口启航,怀着航空报国的梦想。我们在南昌成长,放飞强军富民的希望。啊,昌航,奋进的昌航!勤奋文明,求实创新。知行合一,日新自强。我们豪情满怀,我们壮志飞扬。我们继往开来,我们勇创辉煌。
我们在昌航拼搏,怀着服务人民的向往。我们在蓝天飞翔,放飞报效国家的理想。啊,昌航,腾飞的昌航! 勤奋文明,求实创新。知行合一,日新自强。我们豪情满怀,我们壮志飞扬。我们继往开来,我们勇创辉煌。我们勇创,勇创辉煌!
校训:日新自强 知行合一
释义:日新”之义最早出自《尚书》,《易经》亦云“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后来《大学》引用《尚书》之意明确指出:“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天地之大德曰生,人生之大德曰创。意即人道要跟着天道变,不断追求,逐渐接近事物的内在规律。学校亦然,必须吐故纳新,与时俱进,勇于探索,止于至善。“日新”即是要求受教育者有强烈的进取精神。
校风:勤奋文明 求实创新
释义:1985年,学校总结办学历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经12月的教代会讨论并通过,确定了“勤奋、文明、自强、求实”的校风。“八字校风”既反映了全校师生勤奋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团结文明的道德风尚,也反映了学校自强自立奋斗拼搏的进取精神与尊重科学追求真理的求实态度。
社团组织
学生会
学生会是在校党委直接领导、校团委指导下的南昌航空大学全体大学生群众性组织,是学校组织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学生会已逐步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传统精品活动,主要有“振兴杯”体育竞赛、“主持人大赛”、“风采女生节”“模拟招聘会”、“大学生辩论赛”、“3.15维权护法周” “校园文化艺术节”等。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