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简称青,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江河源头”、“中华水塔”。境内有全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青海省因此而得名。青海省是国家重点保护区,野生动物种类繁多。青海省地形多样,景色独特,每年吸引大量海内外游客前去游玩!青海省境内共有西宁曹家堡机场、格尔木机场和玉树机场共三个,国道线网络很大,从南北铁路线在西宁合并,沿着青海湖,横穿青海省,同样比较快捷。
青海省政区图青海古称西海、鲜水海、卑禾羌海,自十六国时期称青海。藏语称错温波,蒙古语称库库诺尔,均意为青色的湖。青海东部素有“天河锁钥”、“海藏咽喉”、“金城屏障”、“西域之冲”和“玉塞咽喉”等称谓,可见地理位置之重要。
青海省还是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有野生动物250多种,其中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野骆驼、野牦牛、野驴、藏羚、盘羊、白唇鹿、雪豹、黑颈鹤、苏门羚、黑鹳等10种,有牦牛500多万头。
青海省境内山脉高耸,地形多样,河流纵横,湖泊棋布。巍巍昆仑山横贯中部,唐古拉山峙立于南,祁连山矗立于北,茫茫草原起伏绵延,柴达木盆地浩瀚无垠,长江、黄河之源头也在青海。
青海省历史悠久,据考古发掘,众多的古文化遗存证明,青海的开发至少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省境内新石器时代文化灿烂辉煌 ,青海彩陶举世闻名。
青海自然风光雄奇壮美,具有青藏高原特色。距今六,七千年前,古代先民们就繁衍生息在这片土地上。斗转星移,沧桑变换。以古墓群,古寺庙,古岩画,古城堡为特征的名胜古迹众多。汉,藏,回,蒙古,土,哈萨克,撒拉等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保持着独特的,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习俗。
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面积4,573平方公里,湖面高出海平面3,260米,是泰山顶峰的2倍。湖水最深处为32米。湖中有鸟岛,海心山,海西山,三槐石和沙岛。
孟达林区在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境内,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区内古木参天,芳草没膝,山花烂漫,鸟雀啾啾,溪水潺潺。生长社热带,亚热带与温带植物540余种,被称为“青海高原的西双版纳”。位于群山环抱中的“天池”,面积20公顷,景色秀丽,气候宜人。
塔尔寺位于距省会西宁西南27公里的湟中县鲁沙尔镇,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建于明朝嘉靖三十九年,已有400多年历史。香火鼎盛,影响深远。全寺建筑格局与众不同由许多独立的佛塔,殿宇,经堂,僧舍组成,是藏汉结合式建筑群,占地40多公顷。大金瓦殿,小金瓦殿和大经堂金碧辉煌,光彩夺目,尤为著名。酥油花,堆绣,壁画誉为塔尔寺的艺术“三绝”。
青海省基本信息
简称:青
省会:西宁
位置: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
经纬度:东经89°35′至31°40′至39°19′
面积:72。23万平方公里
人口:554。3万人
行政区划:辖1个地级市,西宁市。1个地区,6个民族自治州,30个县,7个民族自治县,2个州属市,4个辖区,3个行政区。基层行政单位有:369个乡,34个民族乡,36个镇。
气候描述:
去青海旅游的最佳季节是夏季,也就是5-10月。7月中旬的青海湖边盛开有大片的油菜花,黄色的花海和一望无际的蓝色湖水,景色绝佳,湖边也是游人最好的扎营地,那时的气温不超过18℃,气候凉爽宜人。
旅游特色介绍
江河之源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200米,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长江水量的25%、黄河水量的49%、澜沧江水量的15%都来自这里,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是中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分布区之一,是我国最主要的水源地和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法会盛地
法会是藏传佛教的重要仪式之一,主要用来祭司和弘扬佛法。玉树地区的藏传佛教寺庙历来有进行法会的传统,并吸引当地信徒和游客的参与。
歌舞之乡
玉树地区歌舞的兴起,年代十分久远。结古寺一世喜那活佛有着非凡的艺术天赋,他独创的一百多种“多顶求卓”,奠定了玉树成为歌舞之乡的基础。加上玉树毗邻藏、川、滇的地域优势,不断吸收这些地区藏族歌舞的优秀成果来丰富自己的文化艺术创作,日积月累,歌舞为成为玉树人生活中的一大精神需要。“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便会跳舞”。
康巴人歌舞在青海民间歌舞中独树一帜,别具风采,有着极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因此,传统的玉树康巴文化艺术节不断吸引着来自青、藏、川、滇、甘等省(区)的藏族群众和国内外游客。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